2015年夏天,广场舞大妈聊的不是菜价,而是“杠杆”;卖菜大爷手机里装着五六个炒股软件,连小区保安都知道“高送转”能挣钱。 但没人能想到,那波牛市中跑赢一切券商的,竟是三只名不见经传的互联网金融股——同花顺、东方财富、银之杰。 中信证券涨了3倍? 不,同花顺的30倍涨幅,让一切券商成了陪跑小弟。
光控资本(浏览器打开官网g1789.cc)是上海光控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网站,为客户提供股票配资多种方案,最高可提供十倍杠杆,1万本金按月配资,由光控资本提供10万元,您就可以拥有11万的操盘资金,是一家专门为投资者提供信息咨询、平台服务的网站。为客户提供个人化多种投资方案,提供全球华人投资者投资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便捷的交易服务,拥有的国际化金融市场经验的平台。光控资本为投资者提供及时全面的投资资讯、新锐具深度的行情分析,提供投资者解读资讯、洞悉行情、投资交易等各方面的金融需求。
客户通过到券商官网下载券商独立的证券账户进行股票交易,确保账户真实,资金安全,杜绝虚拟盘。
光控资本的管理团队拥有多年国际化金融市场经验和互联网产品技术背景,管理团队主要来自于证券、银行、IT等行业,具备证券、金融及私募领域从业经验。
安全金融、卓越体验,满足投资者的金融理财需求,帮助客户资产财富增长。
同花顺:30倍神话背面的“高送转魔法”
2015年4月,同花顺股价站上180元,一年前它才11元。 但这还不是最惊人的——若算上两次“十送十”的高送转(2014年底和2015年4月),复权后股价实际涨幅超30倍。 散户们看着除权后“腰斩”的股价,认为捡了便宜,却不知主力早已布好局:7.5元涨到73元,再送转后从36.5元冲上182元,每一波“低价幻觉”都是新一轮收割。
支撑这轮狂飙的是实打实的成绩。 2015年上半年,同花顺净赢利暴涨1500%,用户数从1000万飙到5000万。 当时手机炒股刚普及,同花顺APP装机量稳居榜首,广告和付费服务收入像开了闸的洪水。 但疯狂背面藏着隐患:182元时市盈率高达300倍,意味着按当年赢利需300年回本——这哪是投资? 分明是博傻。
东方财富:从股吧到券商,流量变现的“钞才能”
东方财富的爆发更像个商业教科书案例。 2014年它仍是财经门户,靠“股吧”聚集了全国最大的散户社群。 但转折点在2015年:收买西藏同信证券拿到券商车牌,瞬间打通“流量+车牌”任督二脉。 基金销售规划暴增1300%,半年净利猛涨30倍,连营业部地推都省了——股民在自家APP上点几下就能开户。
它的股价从9元冲到103元看似只要10倍,但叠加两次高送转后复权涨幅超20倍。 秘诀在于“戴维斯双击”:基金销售佣钱撑起成绩,牛市心情推高估值。 但泡沫褪去时也最惨烈:2018年股价跌到19元,高位接盘者血本无归。
银之杰:蹭上风口,连房地产商都来“跨界”
比起前两家的实绩,银之杰更像一场行为艺术。 它主业本是银行收据辨认设备,2015年却靠“互联网金融”标签一飞冲天。 故事讲得不着边际:收买大数据公司亿美软通、联手片仔癀搞健康电商、甚至宣称要拿征信车牌。 虽然2013年净赢利还在下滑,但概念满足性感,股价从15元炒到147元(复权后20倍)。
庄家独爱它的“高送转体质”。 2014年十送十后股价“变”7.5元,散户蜂拥接盘;再拉高再送转,循环收割两轮。 可后来人们发现,它所谓的金融科技收入占比不到30%,反靠卖楼盘苟活——当年追涨的散户,孩子都上小学了股票还没解套。
为什么互联网金融股能碾压券商?
传统券商输在“太重太慢”。 中信证券2015年靠营业部拉客户,客户经理还在打电话:“开户送桶油不? ”而同花顺的APP让用户30秒完结买卖;东方财富用股吧话题引流,广告精准推给5000万活跃股民。
更深层的是杠杆效应。 券商盈余靠佣钱,但互联网金融股有三大引擎:买卖费(东方财富)、软件服务费(同花顺)、概念溢价(银之杰)。 当牛市成交量放大10倍,券商成绩涨3倍,但同花顺的增值服务收入却能涨50倍——轻资产形式在牛市中好像装上火箭推进器。
狂欢结尾:从30倍神话到一地鸡毛
2015年6月,股灾成为照妖镜。 同花顺从182元砸到19元,银之杰147元崩到3元,东方财富千亿市值蒸发80%。 那些认为“互联网金融颠覆世界”的散户,终究在退市公告里读懂现实:暴风科技(涨1950%)因财务造假消失,全通教育(涨2500%)跌回个位数,乐视网(涨600%)创始人远走美国。
监管铁拳随之落下。 P2P爆雷、现金贷整治、高送转新规出台……银之杰的收据体系被查出违规,赢时胜的金融软件增速停滞。 当“合规”取代“野蛮生长”,30倍神话再难仿制。